阅读此文前,诚挚邀请您点击“关注”按钮,以便今后可以持续接收到类似文章,同时也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持续创作的动力来源!
文| 张润晨
编辑| t
提起苏联,作为历史上“红色巨无霸”的国家,它的名字总是与一个令人震惊的事件紧密相连——“大清洗”。这一惨烈事件不仅深刻影响了苏联的政治格局,也为其后数十年的历史埋下了深刻的阴影。大清洗所带来的恐怖与动荡,几乎贯穿了整个苏联的历史,甚至影响了苏联政府的决策与行为方式。
而在这场历史灾难的阴影下,有一个名字无可避免地浮现——拉夫连季·巴夫洛维奇·贝利亚。作为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部”的掌门人,贝利亚不仅是斯大林的得力助手,还是他背后的“左膀右臂”。在“大清洗”的期间,贝利亚几乎掌控了苏联全境的生杀大权,堪称“冥界之主”,在斯大林之外,他的权力可谓是无人匹敌。
展开剩余82%因此,贝利亚常被视为苏联的“二号人物”,并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他被认为是斯大林死后,苏联领导职位的继承者。然而,命运的转折出人意料:1953年12月,在斯大林去世仅仅9个月后,贝利亚便被苏联政府秘密处决。这位曾经权倾一时的“红色皇帝继承人”,为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便遭遇了如此命运的翻转?
1953年3月1日的深夜,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在孔策沃别墅突发急病,摔倒昏迷,无法再起。正当他沉睡于病床之际,苏联的最高领导层却陷入了空前的权力斗争。而在这场争斗中,贝利亚作为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和内务部部长,是权力核心中最具实力的竞争者之一。身为“契卡”这一苏联秘密警察部门的实际掌控者,贝利亚还同时担任着苏联特种部队“格鲁乌”的最高指挥官,掌握了几乎所有的安全与情报网络,权力之大,堪比当时任何一位领导人。
贝利亚凭借着对苏联国内外情报系统的绝对控制,几乎是苏联高层的“影子统治者”。他不仅掌控着国内的秘密情报网络,还对东欧的情报系统有着极强的把控力,甚至在外交领域,贝利亚的情报水平超过了时任外交部长莫洛托夫。由于长时间处于“阴暗面”的操作中,贝利亚了解政敌们的所有秘密,而他自己则是几乎没有人能够触及的存在。
然而,尽管贝利亚在苏联政治体制中拥有强大的权力,他并不安于现状,而是试图在苏联政府内部进行一系列的改革。1953年,贝利亚采取了激进的改革策略,力图扭转“大清洗”给他带来的负面形象,并在此过程中将“个人崇拜”与斯大林的责任撇清。他极力尝试塑造自己作为“改革者”的形象,力图将苏联的重担从斯大林身上转移到其他人身上,这也为之后的“百日革新”奠定了基础。
我们通常认为,苏联的“去斯大林化”是由赫鲁晓夫开始的,但事实上,在赫鲁晓夫完全掌握权力之前的几个月,贝利亚就已开始了这一过程。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贝利亚迈出的第一步便是自揭其过去的罪行。他向苏共中央主席团递交的报告中,详细描述了斯大林当年指派他执行的一系列命令,其中便包括了对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领导人米霍艾尔斯的暗杀事件。贝利亚不仅揭露了这些细节,还通过报告将斯大林的责任部分推到了自己的身上,这一举动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他与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决裂。
然而,这种自揭其短的行为,也让苏共中央内的高层领袖对贝利亚产生了更多的怀疑。贝利亚在报告中不仅交代了自己执行的指令,还透露了自己在“大清洗”期间的种种行为,使得苏联领导人对他的过去产生了更为深刻的疑虑。此外,贝利亚对于大量政治犯的赦免也并非全无争议,他不加甄别地释放了其中的120万囚犯,其中不乏社会危险分子,导致苏联多个城市的治安环境急剧恶化。
贝利亚还在其他领域试图进行改革,例如,他大力推动对少数民族政策的改进,虽然这些措施表面上看似积极,但实际上并未给少数民族带来实质性的利益。而贝利亚最为激进的改革,则是在国际事务上提出的两德合并计划。他试图通过将东德并入西德来对抗美国的影响,然而这一提议遭到了苏联保守派的强烈反对,尤其是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和军队领导人的抵制。最终,贝利亚的改革尝试没有成功,反而为他招来了更多的敌意。
而贝利亚的命运最终走向了悲剧。1953年12月,贝利亚在一场政治斗争中失势,被迅速秘密处决。根据古尔维奇少校的回忆,贝利亚在被囚禁期间表现出极大的胆怯和无助,他不断声称自己是无辜的,且会很快被释放。然而,命运并未给予他机会。在被判处死刑后,贝利亚的最后时刻是在一身整洁的黑色西装中度过,临终时,他对古尔维奇少校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少校同志,请您务必将我的死讯通知我的儿子。”
贝利亚的死亡充满疑点,至今未能完全厘清。无论是他的死刑判决书,还是关于其尸体的失踪,都让人质疑他是否真的经历了公正的审判。贝利亚的儿子谢尔戈曾声称,父亲在被捕时曾发生激烈的枪战,贝利亚的住所也留下了自动步枪的弹孔。此说法得到了某些军事高层的证实,但这一切也只能成为历史的谜团,贝利亚的真正死因,可能永远不会为人所知。
时殷弘,《权力欲望与改革尝试:贝利亚在1953年》,历史研究,1999年第5期,10页
报社,《贝利亚在1953:从顶峰到被处决》,领导文萃,2015年第6期,79-82页
发布于:天津市明道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