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弋洋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姓名:刘弋洋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农林经济管理
学历:硕士研究生
就业去向:北京市昌平区百善镇人民政府
展开剩余76%人物经历
刘弋洋,中共党员,经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25届硕士毕业生,主要从事资源环境与经济研究。硕士期间曾担任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第一学生党支部纪检委员、副书记,院研究生会学术部干事。曾获北京林业大学学业一等奖学金、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经济管理学院研会优秀干事等奖励及荣誉称号。就业去向为北京市昌平区百善镇人民政府。
党耀青春,知行沃土
她本科期间顺利发展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硕士期间担任支部委员,积极参与党务工作,主要负责支部积极分子量化考核、党员E先锋系统管理等工作。她注重党性修养的锤炼,并主动将政治素养转化为服务实践,参加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协助用人单位开展工作,进社区进行志愿服务。
日积跬步,笃志于学
她专注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本职任务,完成科研任务。主要研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践机制、农户有机生产行为及增收效应,提出实现朱鹮保护和社区经济共同发展的决策参考。作为第一作者在CSCD扩展版期刊发表中文论文1篇(已录用),作为共同作者发表SCI一区论文2篇。积极参与课题组项目,如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研究等。
学为时用,行向需处
她始终与时代同行,以行动响应国家号召。在我国取得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前夕,她主动参与湖南省高校扶贫营销大赛,并获评“优秀个人”称号;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阶段,她作为研究生组长带队完成陕西省洋县草坝、刘家坝等共计16个村的农户调研,当地龙头企业秦洋酒业、双亚集团的走访,及对当地相关政府部门的访谈,并撰写调研报告,以实践发现支撑理论发展。
就业经验分享
首先,找准方向,明确目标。不同工作岗位所看重的职业素质有所不同,前期目标的明确有助于我们进行更充分的准备。建议大家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学校、学院发布或组织的各项比赛、活动,在丰富经历的同时挖掘自己的兴趣与特长所在;争取到相关岗位实习,了解工作的实际情况;通过关注相关公众号、官方网站发布的信息及与老师、前辈、同学等的交流获取多方位的职业信息,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她在确定了自己的就业意向为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后,参加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积累经验。建议大家提前搜集公务员考试的相关政策、笔试面试信息,了解考试形式、题型分布及考察能力等情况,找准自己努力的方向。
其次,量时优序,双线共进。公务员及事业编招考的笔试、面试周期通常集中在每年11月下旬至次年4月,考试的备考期恰与大家的毕业论文初稿撰写、修改及提交阶段高度重叠,因此需要特别注重时间规划。建议提前与导师做好沟通,尽可能将数据收集、论文撰写任务前置,为后续复习与考试预留充足的时间。笔试面试只是检验平时学习效果的形式,实质上是用人单位对大家综合素质的考察。统筹规划,学业与就业可以相辅相成。我们要善用课题组提供的调研机会,把专业实践转化为求职优势。比如,参与导师安排的调研项目时,我们联络受访对象、统筹调研进度等经历都能有效提升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及沟通协调能力。
最后,稳扎稳打,厚积薄发。复习前期可以每天固定花几个小时准备考公,听网课、按类型做题并分析错题,冲刺期每天都需要计时做套题和复盘。笔试阶段可以记录下自己的做题进度、正确率,总结自己的薄弱项,反复调整做题顺序,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答题策略后进行多次全真模拟,形成习惯。面试阶段建议大家在模拟面试时可以给自己录像,记录每道题的思考时间和作答时间,在考前尽量坚持每天答题。复习到后期可能会疲惫、懈怠,需要注意休息,也需要保持学习节奏,哪怕一天只学习半小时。此外,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提醒大家平时注意预防疾病,保持身体健康,以良好的状态迎接笔试、面试和体检等各个环节。
温馨寄语
无论是考公考编还是从事其他工作,求职都存在着一些不确定因素,我们难免会感到焦虑和迷茫,但努力终将有所收获。关关难过关关过,前路漫漫亦灿灿。祝愿大家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奔赴自己热爱的事业!
北京林业大学就业创业指导中心
素材来源 |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排版 | 汪诗晴
责编 | 郭佳
主编 | 刘畅
审核 | 闻亚
发布于:北京市明道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